突破自我?(原创)


今天在Jdon上看到bang对一个网友的回话:如何从设计领域突破自我?

bang回答到:

老子那句话:
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。

俗话说:入得进去,出得出来,学习越多,不能为学索累,需要悟道,其实将会悟出软件设计目标很简单,一句话:松耦合。

多尝试看看不同风格的源码,并将之实践,我个人就是从Jive源码 到EJB 再到pico/Spring 再到自己的框架,这样也是一个逐步提高过程。

要不断否定自己,而且需要和大家开诚布公的交流,老子又说:
圣人不积(不保守留着),既以为人己愈有;以与人己愈多。

将你心里思路和想法都给别人,形式上帮助别人,客观上,你自己留空,可以装入更多,最后装的都是一两条简单的道理。大道之简,如果没有找寻到简洁的道路,说明自己思路认识还有问题,调换角度看,角度决定深度。

根据jdon上面的话我查了查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”的意思,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解释:

第一种:

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,无为而无不为。”出自老子的《道德经》。

“学”是指知识或技术,具有有限性、易把握性和可传授性。“道”是指自然、天之道,也指世间一切正法、大学问,具有无限性、难以把握性和不可传授性。

“益”是指增加、扩充、丰满、完善,即精益求精。“损”乃减、剪、简。

“无为”即自然、天之道。“无不为”,不是“有为”的简单的不自然的层次。“无为”而“无不为”,是以天合天、以道合道、自然而然。

“为学日益”即是说学习知识与技术要不断丰满完善、精益求精。而“为道日损”是指从主观到客观、从理想到现实、从物质到精神过程中的阻隔障碍都要一一剪除,以期求我与自然的便捷沟通,与道会合,实现艺术与人生的最佳状态。

损之又损、减之又减、简而再简、约而再约,“道”便显露出来。在这个求“道”的过程中,就已经开辟出一块广阔的空间来。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,是一个华去而朴存的过程,虽为而非为、不为而为。

第二种:

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----《道德经》第四十八章

译文:追求知识会越来越膨胀自负,追求真道会越来越谦卑虚己。一直谦卑虚己下去,就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了。

第三种:
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老子的话果然高明。学习知识就要每天充实自己的思想,修正道德就要每天摒弃自己的错误。

第四种:
《老子》说: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”(第四十八章)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学问,大至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小至个人的观点、喜好,这没有什么不好,但是过早地把自己志趣定下来,这就是“着了道了”,反而使自己的眼界狭隘,这就是为道日损。

呵呵。真的有太多奇妙的东西了。人看事物的角度真是多啊!

没有评论: